一、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七年级(268、269、270)班三个班的学生学生来说,美术这门课程相当于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对美术的认识有了点点的接触但可以说没有真的认识过,在过去小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缺乏,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必须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快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分为五个单元教学,第一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第二单元是造型与表现。第三单元是设计与应用包括各种手工制作。第四单元是以线描的形式感受校园,培养与学校的感情。第五单元是学会从实用和审美的角度去鉴赏日用产品设计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能运用美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宣传自己、宣传集体、宣传学校;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
5、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实际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五、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
周次安排 |
课时安排 |
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 |
第1周—第2周 |
2课时 |
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 |
第3周—第7周 |
5课时 |
第三单元 传递我们的心声 |
第8周—第11周 |
4课时 |
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 |
第12周—1第15周 |
4课时 |
第五单元 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 |
第16周 |
1课时 |
评论